OSI模型參考指南

標準網絡層體系結構

開放系統互連(OSI)參考模型自1984年批准以來一直是計算機網絡設計的基本要素.OSI是網絡協議和設備如何進行通信和協同工作(互操作)的抽像模型。

OSI模型是由國際標準組織(ISO)維護的技術標準。 儘管當今的技術並不完全符合標準,但它仍然是研究網絡體系結構的有用介紹。

OSI模型堆棧

OSI模型將傳統上稱為網際互聯的計算機到計算機通信的複雜任務分成一系列稱為的階段。 OSI模型中的圖層從最低級到最高級排序。 這些層一起構成OSI堆棧。 該堆棧包含兩組分為七個層次:

上層:

下層:

OSI模型的上層

OSI將堆棧的應用程序,演示文稿和會話階段指定為上層 。 一般來說,這些層中的軟件執行特定於應用程序的功能,如數據格式化,加密和連接管理。

OSI模型中的上層技術示例是HTTPSSL和NFS。

OSI模型的較低層

OSI模型的其餘較低層提供了更原始的網絡特定功能,如路由,尋址和流量控制。 OSI模型中較低層技術的例子是TCPIP以太網

OSI模型的好處

通過將網絡通信分成邏輯小塊,OSI模型簡化了網絡協議的設計。 OSI模型旨在確保不同類型的設備(例如網絡適配器集線器路由器 )即使由不同製造商構建也能兼容。 例如,來自一家實現OSI第2層功能的網絡設備供應商的產品將更有可能與其他供應商的OSI第3層產品互操作,因為兩家供應商都遵循相同的模式。

OSI模型還使得網絡設計更具可擴展性,因為新的協議和其他網絡服務通常更易於添加到分層體系結構中,而不是單一體系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