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位深度?

位深度定義和描述

在數字音頻中,必須有一定的值才能描述聲音數據(採樣)的分辨率,這些數據將被捕獲並存儲在音頻文件中。 這個屬性稱為位深度。

同樣,對於圖像和視頻文件,此測量範圍也用於確定圖片的分辨率。 比特深度越高(例如16比24比特),圖像越好。

該屬性對於數字音頻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較高的音頻位深度會給出更詳細的錄音。

比特率通常可能與比特率混淆,但它們有很大不同。 比特率(以Kbps為單位 )是播放聲音時每秒的數據吞吐量,並非組成音頻波形的每個離散樣本的分辨率。 有關更多信息,請參閱比特深度與比特率

注意:位深度有時被稱為樣本格式,音頻分辨率或字長。

有關位深度的更多信息

位深度的度量單位是二進制數字(位),每增加1位,精度就會增加一倍。 這個位範圍是一個重要的整數,它決定了一個錄音(例如一首音樂)的音質。

如果位深度太低,錄製就不會很準確,並且很多安靜的聲音可能會丟失。 對於構成數字音樂庫的歌曲,與使用PCM音頻格式(通常為WAV )編碼並具有較高比特深度的MP3相比,使用原始PCM文件進行編碼的音頻將包含更寬的頻譜低位深度。

從理論上講,它們在播放時會更準確。 如前所述,當處理歌曲中的無聲諧波時,比特深度尤其重要 - 使用太低的比特深度會導致頻率丟失。

只有在PCM信號的範圍內,位深才有意義,這就是為什麼有損壓縮音頻格式沒有位深度。

其他方式位深度影響聲音質量

確保您的數字音頻文件不會受到削波的影響很重要,但具有合適的位深度也是減少背景噪聲的重要方面。

每個錄音都有一定程度的信號干擾(稱為本底噪聲),如果使用足夠高的比特深度,可以將其保持在最低限度。 這是因為動態範圍(響度和最安靜的聲音之間的差異)將遠高於本底噪聲,從而使差異保持最小噪聲。

比特深度也決定了錄音的聲音。 對於每增加1位,增加的動態範圍大約為6 dB。 當前使用的最流行的媒體格式是音頻CD格式,它使用16位的深度,相當於96 dB的動態範圍。 如果使用DVD或藍光,則音質會更高,因為所使用的比特深度為24,因此具有144 dB的動態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