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牌環網絡是一種局域網技術
由IBM在20世紀80年代開發的替代以太網的令牌環是一種用於局域網(LAN)的數據鏈接技術,其中設備以星形或環形拓撲連接。 它運行在OSI模型的第2層。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以太網技術開始主導局域網設計,令牌環的受歡迎程度大大降低,並逐漸退出商業網絡 。
標準令牌環最多只支持16 Mbps 。 在20世紀90年代,一項稱為高速令牌環 (HSTR)的行業倡議開發了將令牌環擴展到100 Mbps以與以太網競爭的技術,但HSTR產品對市場的興趣不足,並且該技術被放棄。
令牌環如何工作
與所有其他標準形式的LAN互連不同,令牌環保持一個或多個通過網絡連續傳輸的常見數據幀。
這些幀由網絡上所有連接的設備共享,如下所示:
- 幀( 分組 )到達環序列中的下一個設備。
- 該設備檢查幀是否包含發給它的消息。 如果是這樣,設備從框架中刪除消息。 如果不是,幀是空的(稱為令牌幀 )。
- 持有該幀的設備決定是否發送消息。 如果是這樣,它將消息數據插入令牌幀並將其發回到局域網上。 如果不是,則設備按順序釋放下一個設備的令牌幀以提取。
換句話說,為了盡量減少網絡擁塞,一次只能使用一個設備。 對令牌環中的所有設備連續重複上述步驟。
標記是由描述幀開始和結束的開始和結束分隔符組成的三個字節 (即它們標記幀的邊界)。 同樣在令牌內的是訪問控製字節。 數據部分的最大長度是4500字節。
令牌環與以太網的比較
與以太網不同,令牌環網絡中的設備可以具有完全相同的MAC地址,而不會造成問題。
這裡有一些更多的區別:
- 令牌環網絡的佈線比以太網的CAT 3 / 5e更昂貴。 令牌環網卡和端口也更昂貴。
- 令牌環網絡可以配置在某些節點可以比其他節點具有更高優先級的地方,這是非交換式以太網所不允許的。
- 如上所述,令牌環網絡使用令牌來避免衝突,而以太網(尤其是使用集線器時)更容易發生衝突。 這就是以太網使用交換機的原因。